目前分類:【媒體花絮】飛鴻雪泥.何似人生 (28)
- Jul 09 Thu 2009 23:30
我的眼睛好乾!─中醫怎麼看「乾眼症」
- Jul 08 Wed 2009 21:31
改善乾眼症:早睡+按穴+茶飲
台灣新生報
【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 2009/06/02
乾眼症患者日常生活保健有何須注意?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建議患者應儘量在夜晚11點前休息,讓肝膽經能休養生息,才能滋養五臟與美麗的明眸。另外,可多按摩鼻樑骨與眼內眥上方間的睛明穴、眉頭的攢竹穴、眼尾的瞳子骨翏穴和眼眶骨下瞳子直下的承泣穴,都能加強眼部的氣血循環,改善眼部乾澀的狀況。
- Jul 08 Wed 2009 21:29
端午節保健:輕鬆解決消化不良
- May 13 Wed 2009 21:57
《保健錦囊》肩背痛日常生活保健
台灣新生報【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 2009/05/07
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長期使用電腦致肩背痛者,可常做按摩操紓緩動作放鬆肩頸肌肉,還可緩解眼睛的勞累乾澀症狀。另可選擇幫助益氣活血消痛的茶飲進行保健。
- May 13 Wed 2009 21:56
《保健錦囊》勞損、感冒、姿勢不良 肩背痛難安
台灣新生報【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 2009/05/07
許多人長期姿勢不良,常見肩背痛問題困擾。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肩背痛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,臨床上有這樣症狀的患者易不在少數,年齡多分布在30~60歲之間。造成肩背痛的原因有許多,必須詳辨發生的時程有多久,是劇痛或是酸痛不適,所從事的職業與睡眠的品質等,以及有無伴隨手部的發麻等,都是區別造成肩背痛的不同原因。
- May 06 Wed 2009 19:47
哮喘發作原因及中醫治療
- May 04 Mon 2009 22:34
情緒引發膽囊炎 女多男
台灣新生報http://www.tssdnews.com.tw/index.php?FID=11&CID=56787
【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 2009/04/28
膽囊炎患者常見發作起來,右上腹疼痛異常!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膽囊炎發生的原因,多和飲食與情緒有密切關係。中醫認為,膽主疏泄,若因情緒造成鬱滯,也會影響膽的疏洩功能。另外吃過多肥甘滋膩之品,也會刺激膽囊的收縮,引起不適,而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則會加速體內膽固醇的合成,也會使膽結石更形嚴重。
- May 04 Mon 2009 22:32
急性膽囊炎 右上腹劇痛到背後
【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 2009/04/28
中醫治療膽囊炎,可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。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膽囊炎辨證須區分是急性還是慢性。急性者起病急,通常發作劇烈,右上腹疼痛劇烈,甚至痛到背後,這時必須清熱利濕。而慢性的膽囊炎,往往時程較久,反覆發作,特別是在飯後或多食油膩後更嚴重,也會有噁心感,應加以疏利肝膽系統。
- May 04 Mon 2009 22:31
《健康之鑰》久咳不癒忌歛鎮止咳致痰不出 宜通肺氣
台灣新生報【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 2009/04/21
老年人及小孩常見哮喘問題。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哮喘外因性多見有過敏原所致,會造成呼吸道發炎、呼吸道的平滑肌發生痙孿,黏膜水腫,黏液分泌過多,以致呼吸道管徑變小,而產生咳嗽,喘鳴及呼吸困難的症狀。
- Mar 25 Wed 2009 23:57
耳鳴分虛實 暴鳴屬實證 久鳴偏虛證
- Mar 25 Wed 2009 23:54
耳鳴藥膳調理方
- Feb 25 Wed 2009 11:48
北市中醫師公會春酒即影
- Feb 20 Fri 2009 23:14
中醫治療偏頭痛 經絡循行是重點
- Feb 14 Sat 2009 00:14
基底動脈偏頭痛 患者少碰含胺基酸食物
- Feb 14 Sat 2009 00:11
疼痛部位與經絡循行關係密切
- Feb 04 Wed 2009 20:02
肝斑如何治,中醫有妙招!
- Jan 27 Tue 2009 11:31
暴飲暴食知多少 如何治療有訣竅
- Jan 17 Sat 2009 00:17
《保健錦囊》治療頻尿須辨陰陽證候 兩者有寒熱象之別
- Jan 08 Thu 2009 19:29
退化、勞損及長期姿勢不良 易致下背痛
記者鄭綿綿/台北報導】 2009/01/08
下背痛常見退化、勞損及長期姿勢不良所致。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下背痛的成因主要可分為三大類,一種則是退化所致,通常容易發生在第四與第五腰椎的椎間盤突出,而壓迫到坐骨神經所致。另一種則是勞損所致,不僅有肌肉上的問題,甚至有些已經傷到脊椎本身。第三種是長期姿勢不良,肌肉持續緊張,沒有適當的放鬆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