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演講的主題是藥物與方劑
關於方劑的部份
希望能傳達給學弟妹的是
方劑的重點除了背誦主治與組成外
重點在於
方隨法出
法隨證立
「證」才是重點
辨證的訣竅在於能識病機 !
然後再以六經或八綱或臟腑進行辯證擬方開藥
節錄一些內容
希望與有緣的人共享...
治病重點 方所主治之症,不是重點 重點是病機 關於病機 同病異治,病機不同 異病同治,病機相同 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 諸寒收引,皆屬於腎 諸氣膹鬱,皆屬於肺 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 諸熱暓瘈,皆屬於火 諸禁鼓慄,如喪神守,皆屬於火。 諸逆冲上,皆屬於火 諸病胕腫,疼酸驚駭,皆屬於火。 諸躁狂越,皆屬於火 諸腹脹大,皆屬於熱 諸病有聲,鼓之如鼓,皆屬於熱。 諸轉反戾,水液渾濁,皆屬於熱。 諸嘔吐酸,暴注下迫,皆屬於熱。 諸痛癢瘡,皆屬於心 諸痙項強,皆屬於濕 諸厥固泄,皆屬於下 諸痿喘嘔,皆屬於上 諸暴強直,皆屬於風 諸病水液,澄澈清冷,皆屬於寒。 ~《素問‧至真要大論》 劉完素補充:諸澀枯涸,乾勁竣揭,皆屬於燥 在不同的時期重讀 體悟都不盡相同 前一陣子 又重讀了一次 心中油然而生的感動 因為在《內經》的字裡行間 都藏著最高深的治病原則 她不再是艱深的文字 而是活靈活現的告訴後人 該如何治療疾病 指導的方針都在其中 言簡意賅 意涵無窮 我會慢慢的把自己對於《內經》的體悟 寫在部落格中 只希望身為中醫的傳承者
關於《內經》
全站熱搜